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驻塞大使馆教育组组织塞尔维亚“留华毕业生同学会”座谈会

来源: 时间:2015年11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驻塞大使馆教育组组织塞尔维亚“留华毕业生同学会”座谈会

2015年10月31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教育组组织“留华毕业生同学会” 座谈会在贝尔格莱德Singidunum大学举行。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教育组一等秘书孙新泉教授、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Slobodan Unkovic先生、Singidunum大学校长Veinovic先生、贝尔格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塞尔维亚本土汉语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赴中国留学归国留学生等出席会议。座谈会由使馆教育组孙新泉教授主持。



参会部分留学生、汉语教师合影


孙新泉教授首先致欢迎辞,积极评价了赴华留学生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为推动中塞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各自领域做出的积极贡献;也肯定了贝尔格莱德大学孔子学院及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以及各汉语教学点为汉语教学推广、中华文化传播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此次座谈为赴华留学归国留学生与汉语教师间搭建一个的相互认识与交流的平台;并指出赴华留学归国的留学生是传递中塞友谊的使者,也是中塞友谊的未来,鼓励这些归国留学生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促进中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度合作,成为中塞友谊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原南联盟驻中国大使馆大使Slobodan先生对中国驻塞大使馆及Singidunum大学对此次座谈会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回忆起曾经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他感慨到中国人民与塞国人民之间有着特别的友谊,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善良、友好的中国人民,而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中塞的友谊都不会改变。感谢中国在塞尔维亚各个行业的支持。


参会嘉宾致辞

座谈会上,赴华留学归国的留学生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在学习中文过程中遇到过的问题和困惑,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在中国生活期间的感悟。原国家广播电台塔尼亚女士,特别分享了留学、工作经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中塞在传统风俗方面的相似礼节等;在大连大学留学过的玛利亚女士分享了最初选择汉语的原因,就是通过一部影片,感受了汉语的魅力,想进一步感知汉语的奥秘。

留学生和汉语教师们交流探讨了关于汉语学习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归国留学生们感谢使馆为在塞汉语学习者创造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感谢了汉语教师们的辛勤教学。他们表示,在将来的工作中,一定会发挥自己的力量,推动汉语教学事业在塞尔维亚发展壮大,为增进中塞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切交流、分享快乐

会上组织大家观看《放飞中国梦》影片,大家感知近几年来中国的变化,中国在教育、经济、科技、人文交流中的变化,感受中国日异月新的变化。

观看影片《放飞中国梦》,感受中国的变化

孙新泉教授在做总结发言时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以“和”为贵,中国也秉持着“和”的思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处理国际间的事务,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留学生作为桥梁,在塞尔维亚传播中国文化,从长远来看,必将促进中塞文化交流,使更多的塞国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中塞两国是传统的友好国家,2013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塞尔维亚的改革开放发展方向,都有走出去的需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懂汉语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也越来越多。塞尔维亚的汉语教学事业也必将保持良好的势头,继续蓬勃发展。